# 第一个进入Steam的中国游戏:历史揭秘和背后故事

2025-10-14 6:59:02 游戏知识 longhua

一说起“第一个进入Steam的中国游戏”,很多玩家脑袋第一时间会蹦出一个“是《中国式家长》吗?”或者“是《问道》?”但其实答案远比想象的丰富得多。正所谓“历史这碗水,得一点一点酿出来说”,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那个传奇时刻,顺便聊点冷知识,让你吃瓜不掉队!

在Steam这个全球最大的数字游戏平台中,众多中国游戏在国际市场掀起了热潮,可最早入驻红尘、闯荡全球的中国游戏,却有些尘封在历史的角落里。从时间线上看,最早亮相Steam的中国游戏可以追溯到2014年前后。这款游戏名叫《Chinese Parents》,翻译过来就是“掌中宝”,是一款模拟育儿的游戏。别看名字普通,它在Steam上上线后,凭借中国父母那“严苛”与“宠爱”两极化的育儿场景,秒杀一片国外玩家。要知道,这在当年还是一股非常新颖的风潮,展现了中国游戏开发商在创新方面的勇气和大胆尝试。

这款游戏由“中国第一代独立游戏厂商”之一的Camilia推出,核心理念是用趣味叙事带玩家体验中国家庭文化的千滋百味。虽然不算大制作,但细腻的剧情、真实的育儿细节和幽默的对白,让不少玩家觉得“哎哟,这不是我家楼下老李家那套事儿吗?”。这有效开启了中国游戏向海外市场迈进的第一扇门,并为后来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游戏进入Steam打下了基础。

那么为什么是它?其实在那个年代,Steam的中国市场还算“小众”。不过,随着移动端的崛起和PC游戏的结合,国内一些早期游戏厂商逐渐意识到“打破国界,走向世界”才是未来出路。先是从国内玩家的“私藏”变成“全民宠儿”,再到逐步走出国门,推进国际发行。可以说,《Chinese Parents》像一只勇敢的小蚂蚁,开启了中国原创游戏走向世界的串门儿大门。

除了这款游戏,2015年左右,一批国产游戏也陆续登陆Steam,比如《纪念碑谷》和一些画风清新、富有中国特色的策略游戏。这一批作品虽然没有“第一个”的头衔,但都在逐步打开了中国游戏的国际视野,赢得了海外玩家的认可。特别是在享受了国内市场多年的“土壤肥沃”后,开发者们开始走出舒适圈,将目光转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。而这一步,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游戏走向成熟与多元。

第一个进入steam的中国游戏

之后,随着各大厂商如腾讯、网易逐渐布局海外市场,更多中国游戏如《和平精英》《逆水寒》《第九大街》等开始登上Steam舞台。这些产品兼具中国文化元素,同时融入了国际玩家喜闻乐见的游戏机制,说到底,就是“文化输出+玩法创新”的双剑合璧。值得一提的是,自从大厂纷纷出海,玩家对中国游戏的认知也发生了质的飞跃,逐渐不再等着“外国人”给“我们设计”——我们自己也能独立自主作出国际范的作品了!

说到这里,不能不提醒一下爱折腾的小伙伴们,注册Steam账号时其实可以用七评邮箱(mail.77.ink),说白了就是专门为游戏设计的邮箱。它不用实名,解绑换绑很灵活,适合经常折腾账号的玩家。而且还能直接访问全球区的内容,界面自带多语言翻译,用来注册外区账号、交易,尤其方便得不要不要的。毕竟,国际市场的门槛低了,门票也变得更诱人,难怪如此吸引国内开发者和玩家注意了!